路徑:越來越多的需要救濟的人,他們需要的不是零錢和面包,他們需要的是求生的技能,這也是他們回歸社會的基本條件
一提到餐廳做的慈善事業(yè),一般人都會想到向貧困者施舍食物,但是英國的奧利弗餐廳的慈善模式卻徹底顛覆了這一傳統(tǒng)形式。奧利弗餐廳慈善的定位使命明顯地體現了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”的中國傳統(tǒng)哲學思維。
慈善模式
奧利弗資助的對象,都是來自倫敦周邊貧民窟和少數族裔的窮苦孩子。由于自幼生長條件惡劣,這些孩子長期混跡在街頭,無法得到就業(yè)和學習技能的機會。由于這些問題少年的人生才剛剛開始,一般性的施舍對他們長期的發(fā)展而言沒有任何作用,他們最需要的是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領,比如精湛的廚藝。
奧利弗餐廳慈善模式的業(yè)務系統(tǒng)相對簡單。首先,培訓人員的選定。其次,在培訓人數上,每次只招15個學徒。每批學徒都要進行為期18個月的培訓,才能成為正式的餐廳廚師,這18個月的培訓分為三個階段。
第一階段為期6個月,主要學習任務為“廚藝理論”。奧利弗并不像一般的廚師學校那么樣直接向學徒傳授烹飪技巧,而是先讓學徒學好扎實的理論基礎——要想成為一位真正的餐廳大師,必須深諳各個菜系的傳統(tǒng)、特點、搭配以及經典菜式。第二階段為期12個月,學徒們進入奧利弗餐廳的廚房實習。這一年的實習鍛煉,是學徒們將基本理論和廚師技藝完美結合運用到實際中的關鍵過程。第三階段,學徒們從奧利弗正式學成畢業(yè)后,將比較容易地進入到倫敦各大餐廳擔任廚師。在倫敦,各大餐廳的廚師都屬于較高的收入階層,這對于那些出身窮苦的孩子來說,無疑是從“丑小鴨”到“白天鵝”的質變。
企業(yè)收益
奧利弗餐廳的學徒培養(yǎng)計劃,既是一種慈善形式,同時也幫助餐廳減少了開支。首先,考慮到學徒大多來自于貧民窟,所以學徒的實習期是有錢掙的,每周有40英鎊的生活補貼。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策略:一方面,這些學徒有了基本的生活補貼,可以安下心來努力學習和工作;另一方面,這項措施也使得奧利弗餐廳的人工成本大為降低,因為倫敦廚師的周薪一般為200-500英鎊。
奧利弗餐廳的慈善模式引起了英國眾多媒體的關注,其中一期名為《杰米的廚房》的節(jié)目,詳細記錄了奧利弗第一批學員的培訓計劃,該節(jié)目在著名的BBC播出,極大地增加了奧利弗餐廳的曝光度,并為其樹立了一個“慈善品牌”的形象。
通過奧利弗餐廳的慈善模式,讓我們明白在社會經濟高速發(fā)展的今天,無論哪種行業(yè)或者事業(yè)的具體形態(tài)和操作模式都在經歷著巨大的變化,慈善模式也不例外。以前那種簡單的、低層次的救助,已經無法適應嚴重分化的當今社會。
相關閱讀